爸爸們,你們可有認真想過,
孩子日後長大成人,你們希望他們怎麼喊你?
我這幾天顧小孩,突然想到一個問題:
「長大後該怎麼讓菜、肉包稱呼我?」
這個稱呼問題,似乎決定小孩未來上,
與我的互動關係、親密指數為何‧‧‧‧
畢竟決定好稱呼,就得叫一輩子的!
不能說改就改,整個馬虎不得!
因為以後小孩喊習慣了要改也很難了。
【普遍家庭型】
分析了個大概,目前的家庭稱呼真的很無趣、
了無新意,除了喊爸、老爸、爸爸、阿爸,
就沒了,非常的老梗‧‧‧‧‧
永遠都只有在"爸"這個字面上做小幅度變化。
【西洋給掰型】
爹地這種稱呼也蠻普遍的,但是太給掰了,
這種稱呼實在不適合出現在我們家:
「爹地,抱一個!」被強壯的兒子抱住得想辦法不被勒死‧‧‧
「爹地,愛老虎油!」你的臉都是血,因為滿臉鬍渣的兒子正在親你臉頰‧‧‧
光想被這樣喊,雞皮疙瘩就掃不完了,
掃完可能還得清理大吐在地的嘔吐物。
我畢生都在鑽研男子漢之道‧‧‧‧
豈能因爹地二字壞了整個大局!
所以給掰矯情的稱呼我也不採用,太噁了。
【武俠復古型】
上述的"爹地"稱呼我認為噁心,
但古代的爹,可就差很多了。
我個人覺得"爹",是一個很棒的稱呼,
有點懷舊風格,更能體驗先人之前喊爹的FU~
而且還可以間接教育孩子做人不能忘本,
因為,我們以前的先人就是喊爹喊著大的啊!
想像假日全家一起去租古裝穿,邀朋友來參加古裝派對~
全場都以文言文對話,旁邊還有個朋友裝仕女彈古箏,
幾個女性朋友可著透明薄紗在家中客廳起舞助興,
整個氣氛融入於書香氣息之中!讚!
雖然離理想很近了‧‧‧‧‧
但還是少了一點要素,
因此,還是不採用。
【兄弟情義型】
有家庭採用這種稱呼的,我很佩服。
作風大膽、表態鮮明,
直接就果斷告訴孩子跟妻子:
「這個家就是拔拔最大!」
營造黑道窒息的氣氛來讓孩子屈服,
很偏激、但不失效果。
此類孩子的成長後期屬於義氣型,
有機率會成為校園中的王。
但孩子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也不好,
可能會爆發出另一個扭曲的人格,
另外黑道式稱呼會讓孩子的偏差值破表暴衝,
所以,還是算了。
我心中最深層、最嚮往的,
還是希望孩子以後這麼喊我的‧‧‧‧
好!我就決定採用這個了。(摸鬍微笑中)